从新资质标准看企业转型升级
对比而言, 新标准在人员要求、资产要求、专业分包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动, 引起了建筑企业的高度关注。
更加注重建筑企业的发展质量
资质标准对企业资产考核的要求不再包含“注册资本”, 只对“净资产”提出要求, 且要求都比以前标准有所提高。从这一改变中可以看出, 新标准更加注重企业发展质量和创效能力。
早在2010 年, 为引导企业提升发展质量, 增强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资委便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 (EVA) 考核, 这标志着对经营业绩的考核即将进入以价值管理为主的新阶段。在建筑企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的情况下, 所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实现建筑行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筑企业更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 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破单一的经营模式, 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格局, 不断提升企业的实力和档次, 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利润、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实现企业的效益更大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净资本, 进而获得企业资质升级的资格, 而不能像以前一样只要增加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即便企业亏损也无碍资质升级或保级。
专业分包划分更加合理
在新的资质标准中, 专业承包资质由原来的60 个变为36 个, 劳务分包资质不再分类别和等级。不同的企业在规模、能力和专业领域差别很大, 行业要高效有序发展, 必须统筹考虑各专业版块之间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专业分包企业要根据市场、自身实力和竞争情况, 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和业务领域定位, 形成不同业务领域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减少和避免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的冲突, 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行业主管部门要促进专业工程经营主体优化和经营主体结构优化, 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综合实力高、专业能力强、工程业绩和信誉好的企业开拓市场;推进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 培育发展专业承包企业群体, 构筑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 专业承包企业为骨干, 劳务分包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为基础, 结构合理, 分工明确、配套协作的供应链体系。尽快形成一批专业特点突出、技术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总承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在新资质标准体系下, 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要共同努力, 进一步规范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关系, 打破条块分割和为各自利益而战, 限制对项目进行层层转包和分包的行为, 促进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的同步有序发展。
提高了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要求
新资质标准不再对企业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进行要求, 只对技术负责人提出要求。企业对人员的要求中增加“岗位证书人员”“中级工技术工”等的数量要求。比如建筑工程总包一级资质要求企业主要人员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12 人, 其中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9 人;技术负责人具有10 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 且具有结构专业职称, 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30 人, 且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齐全;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0 人, 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50 人。在建筑行业中,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品质。当下“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能型人才短缺。同时, 将农民工培育成新型产业工人, 有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新的资质标准在对建筑企业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 也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和引导力度, 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使建筑企业乐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 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来源:http://www.gy-zchy.com/gsxw/270.html